学校主页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学团动态 首页  >  党团工作  >  学团动态  >  正文

我院举行“南湖谈史”读书(《皇权与绅权》)交流会

时间:2023-06-09 16:38 阅读:

2023年6月7日晚,历史文化学院“南湖谈史”读书交流会——《皇权与绅权》(费孝通、吴晗等著)于我校行政楼五楼512会议室举办,主持人为孙启正老师。本次读书会由历史系学生高珍珍导读,2020级学生刘鹏雪、范英豪、雷帅、陈亚楠、唐有权、李怡潼、勒焕杰等分享读书体会并提出问题。学院党委书记李辉、院长叶宗宝及社会与法学学院的杜连峰、周波、孙艳艳等老师到会指导。本次读书会分为四个环节:


一、导读环节

高珍珍首先讲述了本书的成书背景,即20世纪40年代社会学家(费孝通)与历史学家(吴晗)与一些同仁(袁方、全慰天、胡庆钧、史靖等)发表的关于“中国社会结构”并召集学生进行讨论而集结的小册子,其次介绍了本书的主要内容。该书是对专制皇权的发展、士大夫阶层的本质和中国知识分子命运的思考等。然后她就费孝通、吴晗对皇权与绅权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都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解释——皇权总体来说为皇帝个人的权力,绅权是皇权在民间基层的一个延续。绅权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影响制约皇权,但皇权是始终至上的。本书的作者们对士大夫(官僚、士绅)总体上呈现批判态度,但是也在结尾处仍旧肯定中国历史上始终还是有像谭嗣同、文天祥、范滂这样的人的!最后高珍珍也提出了她在读书过程中产生的疑惑:

中国的政统与道统的分权为什么与西方政治与宗教分权不一样?我们古代贤人也为制衡皇权做出努力,但从结果来看:为什么我们中国的道统尝试限制皇权时没有达到真正的制衡?西方教权却达到了制衡国王权力的作用?

二、讨论环节

导读结束后,师生围绕中国的道统与政统、西方教权与政权的关系等问题进行讨论。刘鹏雪同学认为从权力的来源上,道统在最初也想要去驾驭或限制王权,但本身已经丧失了政治权力,仅存有文化知识和社会威望,经济地位也在不断衰落,道统的支持者们最初的力量就是微小分散的,他们传播儒学,扩大影响和维持生计,把权力的获得寄希望于王权主动分权。秦汉时期的王权已经比较强大,他们的出发点是维护政权的稳固,也以此作为分权给谁的标准,董仲舒提出的天人感应既为政权提供了合法性,但当其想要限制王权时,结果是被放逐。王权同时也把道统有益于自己的部分吸收进来——设太学与五经博士,把官僚系统的人员构成由文吏向儒生倾斜,同时以此宣传巩固自己的意识形态,并剔除不适于统治稳固的内容,再通过举孝廉,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此后该体系不断被强化,科举制度产生并不断完善,到清代的八股文,文字狱,政统一方面强化对道统的控制,一方面对异端思想进行打击。而道统在发展中,越来越依赖于王权或者说是王权的一个工具,在大多时候,政统与道统的利益是一致的,改朝换代也就意味着一批卫道者权力生涯的结束,而道统内部也并非都是坚决的卫道者。道统对人道德标准的极高要求也使很多卫道者自身无法做到,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其群体的声望受损,内部的党派之争更是削弱其整体的力量。于是在双方一些小的利益冲突时,道统群体试图限制政权;在统治面临危机时,道统去进行变革来延续维护政统的统治;在涉及权力更迭江山易主时,又成为政统忠诚的守卫者。雷帅、李怡潼等同学也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孙启正老师引导我们对比道统与神权的不同,指出西方神学相比于中国道统在人们心中所占地位的不同——西方更注重来世这一灵性的追求;中国人则更注重现世这一现实追求,因而导致了道统为什么最后示弱于政统而西方的教权却可以凌驾于王权这一结果来让同学进行中西对比和辩证思考!同学们还就本书所涉及到的皇权是否下县、人治与法治、规范性知识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三、总结环节

首先由叶院长进行了总结性点评,他提出:读书会学术讨论特别是历史系学生要注重史料的运用,以及在讨论过程中要抓重点、抓主题等宝贵意见。其后,法学与社会学学院的老师——杜连峰、周波、孙艳艳老师依次为我们点评。他们集中回答了讨论中的相关问题。杜老师提醒我们注意“非正式权力”这一社会学概念,政权机构等“正式权力”也许只达到县一级,但各种皇权的象征性权力如礼仪、伦常、民间信仰等实际上在县以下的基层社会无处不在。周老师提示我们读书要有目的、有问题,这样才能聚焦主题,真正有所收获;他结合《乡土中国》《乡土重建》等著作,系统梳理了费孝通先生对中国社会结构的认识,给同学们开拓了眼界。孙艳艳老师提示我们既要看到神权在制衡王权中的积极作用,也应看到西方神权的弊端(中世纪的黑暗),这种辩证思维也让同学们很受启发。最后孙启正老师进行总结性评论——在探讨历史时要有黄仁宇老师所说的历史的温情!尽管本书向我们展示了费孝通与吴晗等人对士大夫这一阶层的批判,但是他们也说了无论何时,始终都有像谭嗣同、文天祥、王安石这样的人!并引用鲁迅先生的话:“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他启发我们还要看到知识分子的积极一面,如革命知识分子在某种程度上赓续了传统士大夫承继的“道统”,忧国忧民、为国为民,这是我们党始终具有顽强生命力的原因!也是党带领我们新中国不断向上发展的原因!是党带领我们民族立于世界强国之林的原因!

(供稿:高珍珍 供图:孙启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