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增进同学们对移民问题的了解,探讨移民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和社会影响,3月20日晚,我院邀请张金林博士在人文楼705教室作了题为“豫南移民及后裔记忆中的‘跑江西’”的学术讲座,2024级历史学专业学生参加。
首先,张老师详细地梳理了太平天国战后至20世纪60年代,由于人地矛盾、自然灾害、战争等因素,豫南地区人民大规模地向江西迁徙的历史背景。他指出,这一移民活动完全是民间的自发行为,没有政府力量的介入,移民们以血缘为纽带,以家庭或家族为单位进行迁移。随后,张老师阐释了豫南移民融入江西当地社会的过程。一方面,他们通过成立同乡会、参与地方事务、联姻及入乡随俗等方式,逐步融入了江西当地社会。另一方面,他们坚守并传承了故乡的文化习俗,如节日习俗、婚丧嫁娶习俗、饮食习俗等。其中,皮影戏作为豫南地区的传统艺术形式,在移民社区中得以延续。最后,张老师介绍了移民及后裔通过修族谱、祭祖、寻亲、探亲等活动,不断强化对豫南祖根地联系,传承家族记忆和文化。
在讲座过程中,张老师强调了论文选题、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并重点介绍了口述史研究法的优缺点。本次讲座揭示了“跑江西”这一历史现象的深层原因和社会影响,展示了移民群体在文化传承与社会融合方面的努力与成就。
通过此次讲座,拓宽了同学们的学术视野,增进了同学们对移民文化和口述史学的认识与理解,为未来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供稿人:杨广轶)